接地极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群,分为人工接地极与自然接地极。在焦炭层的中央敷设一条钢导体,最后用回填土将沟道填满。接地工程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周围环境对工程效果的影响,脱离了工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接地工程是不可行的。自1980年以来,高硅铸铁在直流接地极工程中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所以,铜不宜作接地阳极使用。在利用自然接地体时,应注意接地体的可靠性,并注意某些自然接地体的变化(如自来水系统)使接地体可靠性受到影响。佰利嘉镀铜接地棒由纯度为99,9%的电解铜分子覆盖到低炭钢芯表面制作而成, 其表面铜镀层厚度为0,25mm,经电铸工艺,其与钢芯表面钢层达到分子结合,粘合度高。5、用 25mm 平方的铜芯线与地网引线通过铜线、 接入信号避雷器地线和静电地线。
如何将线接地?接地线和接地电极有什么区别?首先,电阻需要小于4欧,接地电阻的大小可以定义接地电流的大小。至接地线需要引出的位置,留有足够的连接长度,以待使用。
接地极图
接地体(极):埋入土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应采取接地或接零的设备 1)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携带式及移动式电器具等的金属外壳、底座及与其相连的传动装置, 2)户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金属遮栏、 围栏或金属门, 3)配电屏、控制台、控制台、控制箱的金属框架或外壳, 4)互感器的二次绕组,5)交直流电力电缆接线盒的金属外壳、电缆的金属外皮和配线)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金属杆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6)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设备。为加强对雷电流的散流作用、降低对地电位而敷设的附加接地装置,如在避雷针附近装设的垂直接地体。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包括经小阻抗接地的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短路电流很大,所以这种系统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
接地极图
通常根据对接地电阻值的要求,确定应埋置的接地体形状、尺寸、数量及其布置方式,对于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如山区),为了节约金属材料,可以采取改善土壤电导率的措施,在接地体周围土壤中填充电导率高的物质或在接地体周围填充一层降阻剂(含有水和强介质的固化树脂)等,以降低接地电阻值。打地桩1、在机房附近把4根或更多2,5m的角钢(45mm*45mm)沿直线cm处、每根角钢相距2m,2、用扁钢(30mm*3mm)将4根角钢串联焊接在一起,3、用镀锌扁钢(30mm*3mm)焊接有角钢的任意角作为地线、电阻测试仪测量地网阻值小于等于4欧姆,否则,加桩或用田字格加以解决,4、用25mm平方的铜芯线与地网引线通过铜线、接入信号避雷器地线和静电地线。人工接地体可用垂直埋置的角钢、圆钢或钢管,以及水平埋置的圆钢、扁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