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电极温升的主要土壤参数有土壤电阻率、热导率、热容率和湿度等。因此,对于陆地(含海岸)电极,希望极址土壤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有较大的热容系数和足够的湿度,这样才能保证接地极在运行中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
接地干线明敷时的有关规定: 应便于检查。 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m,转弯部分应为 0.3~0.5m。接地千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距离应为 250~300mm, 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应为 10~15mm。
接地母排是建筑物电气装置的参考电位点,通过它将电气装置内需接地的部分与接地极相连接。它还起另一作用,即通过它将电气装置内诸等电位联结线互相连通,从而实现一建筑物内大件导电部分间的总等电位联结。接地极与接地母排之间的连接线称为接地极引线。
接地极图
断接卡子或测试点设置的部位应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且应便于测试, 暗设时距地高度为 0.5m,明设时距地高度为 1.8m;1.8m 以下部位应用竹管或镀 锌角钢保护。断接卡子所用螺栓直径不得小于 10mm,并需加镀锌垫圈和镀锌弹簧 垫圈。
避雷引下线明敷设引下线应躲开建筑物的出入口和行人较易接触到的地点八以兔发生 引下线必须调直后方可进行敷设,弯曲处不应小于 90°并不得弯成,引下线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镀锌扁钢截面不得小于 48mm2,镀锌圆 钢直径不得小于 8mm。
保护接地:也称安全接地,是为了人身安全而设置的接地,即电气设备外壳(包括电缆皮)必须接地,以防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仪控接地:发电厂的热力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晶体管或微机型继电保护系统和远动通信系统等,为了稳定电位、防止干扰而设置的接地。也称为电子系统接地。
接地极图
碳钢在土壤或海水中,其化学腐蚀有以下典型的趋势:氧气是加速腐蚀的主要原因。土壤(或海水)中含氧量越高,化学腐蚀速度越快。因为碳钢表面的局部腐蚀取决于阴极反应,阴极反应的去极化随到达阳极的氧含量的增加而加快,碳钢在含氧丰富的海水中电化学腐蚀特别快。参考文献介绍了碳钢在含氧丰富的海水飞溅区的电化学腐蚀速度是无氧情况下腐蚀速度几十倍,厚度达1.27mm/年。这是因为在飞溅区更易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