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分子结构呈晶体结构,其晶体结构中不显示阳离子晶格和流动电子,其共价键非常稳定,在常温电解液中不会发生离子化。但是网状地系统比较庞大,施工复杂,且费用较高,因而只适用在大型计算机机房中应用。当作接地体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构件、金属管、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等设备称为自然接地体。
埋进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或接地极)。《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中关于钢接地体的最小规格是根据导电性能、热稳定性、均压和机械强度的要求,并考虑腐蚀的影响提出的,应严格遵循。接地引下线毫米;接地极圆钢直径不小于10毫米,扁钢不小于48×4毫米。
大电流接地系统与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划分标准是依据系统的零序电抗X0与正序电抗X1的比值X0/X1。接地干线至少应在不同的两点与接地网相连接。距离接地极愈远,通过土壤的传导通路截面积就愈大,因此电流密度愈低,直到趋近于零。
特别是在石山上土壤少的地区,电解液可向石山的纵方向渗透,使原来导电率极差的高山地质结构,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电解质导电通道。在特殊场所安装接地极时,如果深度达不到2m时应在接地极周围放置食盐8kg、木碳约30kg并加入水,用以降低接地电阻,如果用2根及2根以上的接地极时,在有强烈腐蚀性的土壤中,应使用镀铜或镀锌的接地极,同时接地极不得埋设在垃圾层及灰渣层区,敷设在地中的接地极不应涂漆,以免接地电阻过大。拆除脚手架时,注意不要碰坏避雷针。
焊接各交叉点,并做好引上线、填埋焊接好的地网,分步检测地网接地电阻;接地体(极):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极),接地体分为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如需接头或安装断接卡子,则应进行焊接。其结构尺寸不应小于:圆钢直径为10mm;扁钢为25mm×4mm(100mm);角钢为45mm×45mm×4mm;钢管壁厚为3,5mm,直径50mm。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
当使用胶带时,应使用双色胶带。接地极规格有很多,以适用不同的接地极应用环境,常见的接地极材质有铜包钢接地极,锌包钢接地极,不锈钢接地极,纯铜接地极,电解离子接地极,接地极规格有常规和非常规的,特殊一点的非常规接地极需要接地极厂家定制生产。现浇混凝土墙上固定:先根据设计图要求弹线定位、钻孔,支架做燕尾埋入孔中, 调平正,用水泥砂浆进行固定。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2倍。
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或防雷金属网应和建筑物顶部的其他金属物体连接成一个整体。保护接地的作用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极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降低接点的对地电压,避免人体触电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