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系统分为TT系统、TN(TN-C、TN-S、TN-C-S)系统、IT系统。这种结合可以是两个物体导电表面间的直接接触,也可以是加装在两个物体之间牢固的电气连接。
防静电接地,如油管等,每隔(弯头)35米就得有一处可靠接地(可系统也可独立),电阻小于30欧。它被用以实现电气系统与大地相连接的目的。接触电阻即各接地极之间接触电阻测量,测量方法采用仪器的交流电阻或直流电阻测量功能进行测量,需要注意的是测量此电阻,测量电流需要大于100毫安。例如避雷针(线)(现称接闪杆、线、带)、避雷器的接地,目的是使雷电流顺利导入大地,以利于降低雷过电压,故又称过电压保护接地。
在木质、沥青等不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380V及以下和直流40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外壳(当维护维护可能同时触及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装置时仍应接地)。在防雷接地描述中: 电气设备的某部分用金属与大地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打地桩1、在机房附近把4根或更多2,5m的角钢(45mm*45mm)沿直线cm处、每根角钢相距2m,2、用扁钢(30mm*3mm)将4根角钢串联焊接在一起,3、用镀锌扁钢(30mm*3mm)焊接有角钢的任意角作为地线、电阻测试仪测量地网阻值小于等于4欧姆,否则,加桩或用田字格加以解决,4、用25mm平方的铜芯线与地网引线通过铜线、接入信号避雷器地线和静电地线。电流流经接地电极时都会引起接地电极电位的升高,影响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接地是为保证电工设备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用电安全措施,通过金属导线与接地装置连接来实现,常用的有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
电流流经接地电极时都会引起接地电极电位的升高,影响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接地极又称接地体,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群,分为人工接地极与自然接地极。
TN方式供电系统中,根据其保护线PE是否与工作零线N分开又划分为TN-C、TN-S、TN-C-S系统。接地体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群,分为人工接地体与自然接地体,接地极是与大地充分接触,实现与大地连接的电极,在电气工程中接地极是用多条2,5M长,45X45mm镀锌角钢,钉于800mm深的沟底,再用引出线引出。接地线:电气设备、杆塔的接地端子与接地体或零线连接用的在正常情况下不载流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接地装置: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
仪器仪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1欧,不能与防雷接地连接。它属于一个中间层次,比上面介绍的接地线高一个层次,而比下面介绍的接地干线又要低一个层次。
接地极制作安装:定额套用 2-688~2-695,可分为钢管接地极、角钢接地极、圆钢接地 极和接地极板(块),接地极即接地体,是埋在于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做散流用的金属导体。IN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