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说,直接与土壤接触,用以与大地作为一定流散电阻的电气连接的金属导体或导电组称为接地体,通常由金属管制成。连接设备接地部分与接地体的金属导线,称为接地线。
依据接地极运行时所表现的待性,并考虑到接地极运行特性和地中电流的分布情况,和换流站要有一定的距离,通常在20~60km之间,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其导电和导热性能更接近金属,电解速率很小,适合作直流阳极。有宽阔并且导电性能良好(土壤电阻率低)的大地散流区,尤其是在极址附近范围内,土壤电阻率应在100Ωm以下,这对于降低接地极造价,减少地面跨步电压和保证接地极安全稳定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介绍了碳钢在含氧丰富的海水飞溅区的电化学腐蚀速度是无氧情况下腐蚀速度几十倍,厚度达1,27mm/年。
接地线,又称避雷线,是指用来将电流引入大地的导线;电气设备漏电时,电流通过接地线进入大地。户外接地母线每米沟长的土方量为 0,34 立方,如设计要求埋深不同时,可按设计方量调整。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电磁效应、热力效应、电化效应。半导体少长针消雷装置安装:定额套用 2-741~2-743。
接地极就是与大地充分接触,实现与大地连接的电极接地极可也是单根导体,也可以是很多个导电体连接的组合,其主要是为雷电流提供那么一个点与大地之间有一个较低的电阻通路,便于雷电流散进大地泄放,但是所埋进的单根导电体或者是多个导电体的组合必须要有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连续通过雷电流的能力。接地母线应为铜母线mm(宽),长度视工程实际需要来确定。它的一端要直接与后面将要介绍的接地干线连接,另一端当然是与本楼层配线架、配线柜、钢管或金属线槽等设施所连接的接地线连接。
接地极图
因此,直流接地阳极除电解腐蚀外,还有严重的电化学腐蚀。在海岸和海水环境中,石墨电极的寿命取决于浸渍剂保护作用时间的长短,因而限制了这种材料的使用。车站设强电接地引出线、弱电接地引出线及非电气连接的金属管线引出线,每组引出线的距离应满足沿接地导体的距离不宜小于20米,每组接地引出线为三根,其中一根为备用,接地引出线应妥善保护,不得丢失、断裂,综合接地系统的施工应充分考虑接地引出线穿越地下车站结构底板时的防水问题,降阻剂应采用物理降阻剂,禁止采用化学降阻剂,降阻剂供货商应具备地铁工程的良好供货业绩。新西兰岸边接地极在运行9年后,用高硅铸铁更换了已损坏的石墨电极。
接地极图
此外,由于雷电引起静电感应副效应,为了防止造成间接损害,如房屋起火或触电等,通常也要将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和钢筋结构等接地;雷电波会沿着低压架空线、电视天线侵入房屋,引起屋内电工设备的绝缘击穿,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触电伤亡事故,所以还要将线路上和进屋前的绝缘瓷瓶铁脚接地。接地体可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两类。在计算机术语中人们常常把计算机设备直流地的接地形式称为计算机的接地。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弹线及分档定位。一般采用暗盒装 入,同时加装盒盖并做上接地标记。转角处两边的支架距转角中心不大于 250mm。不要将接地涂在地上,以防止接地电阻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