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S安全可靠,使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低压供电系统。接地极布置时为了提高土壤的导电率的方法对岩石及含石较多的土壤效果不大;会降低接地体的稳定性;会加速接地体的锈蚀;会因为盐的逐渐溶化流失而使接地电阻慢慢变大,所以在人工处理后2年左右即需进行一次处理。
在基础接地无法实施或实施后无法满足接地需求的防雷接地工程,为了建筑物和人员等的安全,必须要加装人工接地极的做法。人工接地体可采用水平敷设的圆钢、扁钢,垂直敷设的角钢、钢管、圆钢,也可采用金属接地板。用碳粉和生石灰等作为原料的阻降剂法在国外早有报道,并在实际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我国也已经开始采用这种降阻的新方法,此法所采用的垂直接地体长度,视地质条件一般为5~10米,再长时则效果不明显且给施工也带来困难,接地体通常采用20~75毫米的圆钢,不同直径的圆钢对接地电阻值的影响很小。也就是埋入大地以便与大地连接的导体或几个导体的组合称为接地极。
可以分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和保护接地。接地装置的安装一般来讲,接地线2m。均压环敷设一般出现在高层,用于防雷侧击的。
接地极图
接地电阻测量点要选择地网任何一个接地引上极或地网接地电阻测量点进行测量,测量方法采用三极或四极测量方法,如无法布置辅助地极,则可以想办法采用无辅助地极测量方法。接地电阻测量时要注意的是:布置辅助地极要注意地势差的影响,同时需要注意辅助地极下面是否有其他金属或者辅助地极离开地网,如无法布置辅助地极,则采用无辅助地极方法。它的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至少由相当于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在电气加以隔离;接地装置是由埋入土中的接地体(圆钢、角钢、扁钢、钢管等)和连接用的接地线构成。电流通过土壤时,由于接地电阻而产生高于正常地电位的电位升。
接地极图
如因建筑物的设计要求,需涂其他颜色, 则应在连接处及分支处涂以各宽为 15 毫米的两条黑带,其间距为 150 毫米,中 性点接于接地网的明设接地导线,应涂以紫色带黑色条纹。接地线(体)的连接应采用搭接焊,其焊接长度必须为: 搭接焊,其焊接长度必须为: (一)扁钢宽度的 2 倍(且至少三个棱边焊接); (二)圆钢直径的 6 倍; (三)扁、圆钢(或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 焊接外,并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钢带本身弯成 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接地体可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