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电阻即设备接地点到地网接地极之间汇流排的电阻测量,采用仪器的交流电阻或直流电阻测量功能进行测量,需要注意的是测量此电阻,测量电流需要大于100毫安。井下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m2、厚度不得小于5mm;局部接地极用两根长度不得小于1m、直径不小于22mm的镀锌铁管,每根管子上至少要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两根铁管均垂直于地面(偏差不大于15°),并必须埋设于潮湿的地方,两管之间相距5m以上,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如接地极周围比较干燥,应用砂子、木炭和食盐混合物或长效降阻剂填满;砂子和食盐的比例,按体积比约6:1。
电网中发生接地短路时,短路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近似作半球形流散(接地体附近并非半球形,流散电流分布依接地体形状而异)。一般指接地体上的工频交流或直流电压与通过接地体而流入地下的电流之比。
我们所说的接地极,是放置在大地或海水中的导电元件组。当接地极址范围较小时,接地极的设计往往难以达到设计指标的要求,而均流系统在理论上是一种能够提高接地极性能的新技术,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以及对极址利用的充分性,在该算例中结合均流系统后的接地极跨步电压减小了21%,对于一个未接地供电的系统,则设备接地导体要在该工作设备接线点连接到接地极导体上。
将调直的引下线用大绳提升到最高点,然后由上而下逐点固定,直至安装断 接卡子处。土壤电阻率、土层结构、含水情况以及可施工面积等因数决定了接地网形状、大小、工艺材料的选择。接地极运行特性:直流输电大地回线方式的优点显而易见,但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不得采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
直流接地极阳极附近发生析氧反应,附近的土壤存在着大量氧气,且不断有补充和增加,直至到含氧量饱和析出。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作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接地体作为与大地土壤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大地之间电气连接的导体,安全散流雷能量使其泄入大地,高导接地极产品利用导电性能及土壤亲和性良好的天然矿物、磷片石墨及电解质材料,此产品是活性接地的环保新型复合式专用接地体,其密度、抗腐蚀性、导电性能、抗压强度和超大的表面积等各项技术指标均远优于市场同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