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利嘉接地级装置施工方法:垂直接地体的埋设深度其顶部不应小于0.8m;接地体埋设位置距建筑不宜小于1.5m,遇到沙石、垃圾、灰渣等埋设接地体时,应换土,并分层夯实。 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时,焊接处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杂渣、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敲净并处理干净后,刷防腐专用涂料做防腐处理。【专用涂料,厂家可提供。
井下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平米、厚度不得小于5mm;局部接地极用两根长度不得小于1m、直径不小于22mm的镀锌铁管。每根管子上至少要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两根铁管均垂直于地面(偏差不大于15°),并必须埋设于潮湿的地方。
接地装置:接地线、接地网:由垂直和水平接地体组成的具有泄流和均压作用的网状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的总和,成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其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同一个时间段里接地电阻也是恒量接地装置水平的标志。
接地极图
直流地接大地就是将计算机机房中数字电路的等位地与大地相接,为了取得一定的公共电位,以减少电路的耦合,降低干扰影响,减少电气元件的电腐蚀和因线路对地绝缘不良而产生的串音等现象,一般接地电阻应4Ω。直流地接大地方式克服了直流地悬空所带来的问题,笔者建议在计算机局域网机房系统中采用直流地接大地的做法。由于直流地与机柜外壳是分开的,因此机柜外壳接大地为高频干扰提供了低阻通路,对防止高频干扰和防止静电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接地极图
一般指接地体上的工频交流或直流电压与通过接地体而流入地下的电流之比。散泄雷电冲击电流时的接地电阻指电压峰值与电流峰值之比,称为冲击接地电阻。接地电阻主要是电流在地下流散途径中土壤的电阻。接地体与土壤接触的电阻以及接地体本身的电阻小得可以忽略。电网中发生接地短路时,短路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近似作半球形流散(接地体附近并非半球形,流散电流分布依接地体形状而异)。图中画出了与电流垂直的等位线,越接近接地体的等位线其电位越高。因为球面积与半径平方成正比,所以流散电流所通过的截面随着远离接地体而迅速增大。因电阻与电流通道的截面积成反比,故同半球形面积对应的土壤电阻随着远离接地体而迅速减小。一般情况下,接地装置散泄电流时,离单个接地体20米处的电位实际上已接近零电位。
接地干线明敷时的有关规定: 应便于检查。 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m,转弯部分应为 0.3~0.5m。接地千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距离应为 250~300mm, 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应为 10~15mm。
接地极图
埋入大地以便与大地连接的导体或几个导体的组合称为接地极。接地极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群,分为人工接地极与自然接地极。 接地极作为与大地土壤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大地之间电气连接的导体,安全散流雷能量使其泄入大地。接地极就是与大地充分接触,实现与大地连接的电极,在电气工程中接地极是用多条2.5米长,45X45毫米镀锌角钢,钉于800毫米深的沟底,再用引出线引出。
独立避雷针应设置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当有困难时,该接地装置 可与接地网连接,但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 35kV 及以下设备与主接 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 15m。
防雷保护接地主要是用来向大地引泄雷电流的,目的在于保护人员和建筑物的安全。防雷保护接地与计算机中心建筑物采用的避雷措施有关,由于雷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造成巨大的电磁场,对计算机中心及相关设备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要求防雷地线装置与所有其他电器设备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因此防雷保护措施是不可忽视的。在1997年夏季的一次雷雨天气,国航内蒙古分公司因未完善避雷装置,致使网络瘫痪、设备损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因此建筑物避雷设施必须严格遵循防雷设施的规定,按标准进行施工,每年至少要检测一次避雷接地桩的良好程度。
接地母线是指将电流或电压接入接地网的连接线,或将接地极连接成一体的导体。接地极是将电流或电压接入大地的放电通道,为减少接地电阻,一般成组使用构成接地网的电极。接地极有平行和垂直接地极,埋在地下的一段角钢或扁钢。接地母线不一定是垂直的。如砼杆的接地母线上段在砼杆的底部,有个螺栓与连接线固定,下端与接地极焊接着,它有部分是垂直的,一部分是平行的,有弯曲部分。接地极是埋设在地下的接地装置,接地母线是连接接地极和设备等的连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