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极作为与大地土壤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大地之间电气连接的导体,安全散流雷能量使其泄入大地。因为土壤中的电流密度趋向于均匀分布,所以每条电流线都可以认为是从接地极发出并与其表面垂直。影响电极温升的主要土壤参数有土壤电阻率、热导率、热容率和湿度等,因此,对于陆地(含海岸)电极,希望极址土壤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有较大的热容系数和足够的湿度,这样才能保证接地极在运行中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供电系统接地分为保护接地和工作点接地,保护接地是带电设备外壳接地。
接地极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群,分为人工接地极与自然接地极。接地电阻: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的总和,成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其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接地是防雷工程的最重要环节,不论是直击雷防护还是雷电的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和雷电波入侵的防护技术,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
TT方式是指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系统。在1N系统中,严禁将单独敷设的工作零线)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根及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接。接地体和接地极按规范统称为接地装置。埋进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或接地极)。
首先埋设一条直线上的两端支架,然后用铅丝拉直线埋设其他支架。成品保护: 其他工种在开挖土方时,注意不要损坏接地体。铜包钢接地极实用于个别环境和湿润,盐碱,酸性土壤及发作化学侵蚀介质的特别环境,个别不做防腐处理。
避雷线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圆钢直径的 10 倍。如需接头则应进行焊接, 焊接后应敲掉药皮并刷防锈漆(现浇混凝土除外)及银粉,最后请有关人员进行隐 检验收,做好记录。
接地线,可分为接地跨接线、构架接地和钢铝窗接地,接地跨接线:防雷接地应该形成一个闭和回路后接地,在断线处应采用接地跨接线,凡用螺栓或铆钉连接的接地网中的地方,都应焊接接地跨接线,跨接线一般采用扁钢和圆钢。内、外接地螺栓的直径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当导电芯线截面不大于35mm平方时,应与接地螺栓直径相同;2、当导电芯线截面大于35mm平方时,应不小于连接导线芯线截面之半的螺栓直径,但至少等于连接35mm2芯线的螺栓直径;3、外接线螺栓的规格,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功率大于10KW设备,不小于12mm;(2)功率为5KW至10KW的设备,不小于10mm;(3)功率为250W至5KW的设备,不小于8mm;(4)功率不大于250W,且电流不大于5A的设备,不小于6mm;(5)本质安全型设备和仪器仪表类,外接地螺栓压紧接地芯线即可。
接地装置的设计在保证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及运营可靠性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减少投资。现代化的电力系统其本身就是强烈的电磁干扰源,主要通过辐射方式干扰该频段内的通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