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宽阔并且导电性能良好(土壤电阻率低)的大地散流区,尤其是在极址附近范围内,土壤电阻率应在100Ωm以下,这对于降低接地极造价,减少地面跨步电压和保证接地极安全稳定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接地电阻测试须形成记录。
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成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顶层的烟囱应做避雷带或避雷针,在建筑物的变形缝外应做防雷跨越处理。因此在对人工接地极进行设计时,应根据地网所在地的土壤电阻率、土层分布等地质情况,尽量进行准确设计。埋入大地以便与大地连接的导体或几个导体的组合称为接地极。
接地极图
接地电阻是指电流经过接地体进入大地并向周围扩散时所遇到的电阻。理想的情况是一个分系统只接在同一个接地点,这种方法可防止结构中流过返回电流。
接地极图
接地装置的设计在保证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及运营可靠性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减少投资。土壤(或海水)中含氧量越高,化学腐蚀速度越快。接地极作为与大地土壤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大地之间电气连接的导体,安全散流雷能量使其泄入大地。因为碳钢表面的局部腐蚀取决于阴极反应,阴极反应的去极化随到达阳极的氧含量的增加而加快,碳钢在含氧丰富的海水中电化学腐蚀特别快。
接地极图
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机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装设1个局部接地极;照明综保和煤电钻综保必须同时装设局部接地极和辅助接地极,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得低于5m;具有漏电保护的电气开关(有试验功能),必须按要求敷设局部接地极和辅助接地极。在TN系统中,保护零线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