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土壤对电门流通都存在电阻,它的大小与其本身的电阻率成反比。如果自然接地极的电阻能满足要求并不对自然接地极产生安全隐患,在没有强制规范时就可以用来做接地极。如果不存在干扰,电流将自行在所有的导线中均匀分配。接地极作为与大地土壤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大地之间电气连接的导体,安全散流雷能量使其泄入大地。
大地具有一定的电阻率,如果有电流流过时,则大地各处就具有不同的电位。为了减小建筑物的接触电压,接地体与建筑物的基础间应保持不小于1,5m的水平距离,一般取2~3m。防雷保护接地主要是用来向大地引泄雷电流的,目的在于保护人员和建筑物的安全。如选用角钢时, 应采用不小于 40mm×40mm×4mm 的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 2,5m,角钢的一端应 加工成尖头形状。
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接地电阻: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引线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体的接地电阻。石墨高硅铸铁是一种含硅量很高的铁硅合金,作为一种抗腐蚀材料在阴极保护业中作辅助阳极材料而广泛地加以应用。
将彼此间没有良好导电通路的物体导电性连接,使相互间大体上处于相同电位的措施。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成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防雷接地分为两个概念,一是防雷,防止因雷击而造成损害;二是静电接地,防止静电产生危害。电腐蚀不仅仅发生在电极上,也同样发生在埋在极址附近的地下金属设施的一端和电力系统接地网上。附近无复杂和重要的地下金属设施,无或尽可能少地具有接地电气(如电力、通信)设备系统,以免造成地下金属设施被腐蚀或增加防腐蚀措施的困难,避免或减小对接地电气设备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和投资。
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总等电位连接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缩短保护电器的动作时间,而是使人所能同时触及的外露导电部分和外部导电部分之间的电位近似相等,即将接触电压降到安全值以下。
将电力系统或电气装置的某一部分经接地线连接到接地极称为接地。通信系统中的直流供电一般采用正极接地,可防止杂音窜入和保证通信设备正常运行。当某—相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不能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电流往往比负荷电流小的多,所以这种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再与主厂房的钢筋或钢构的主体连接。建筑物和电气设备的防雷主要是用避雷器(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和消雷装置等)的一端与被保护设备相接,另一端连接地装置,当发生直击雷时,避雷器将雷电引向自身,雷电流经过其引下线和接地装置进入大地。直流地悬浮的缺点是?由于交流电电网的中线一般接地(接大地)这就等于把数字电路的直流地也接大地,这样容易形成漏电,使交流与直流两者之间形成电流回流,还可能因直流地悬浮使这些设备带有瞬态电压,通过相互间连线的电容耦合去干扰邻近设备,万一发生交流火线与机柜相碰现象,就会使机柜带有很高的交流电压,如果机柜无安全地,大量的静电荷无处可去,淤积到机柜外壳上,使静电荷越积越多,影响机器的稳定运行,遇雷雨季节而避雷设备又不完善时,会遭雷击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