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种接法看来似乎各地相互之间没有关系,不产生任何影响,而且单个地桩的造价便宜,但实际上这种方法不但复杂、造价昂贵,而且诸地之间难以达到相对隔离的要求,因此易对直流系统产生冲击,影响设备的可靠性。当流入地中的电流通过接地极向大地作半球形散开时,由于这个半球形的球面在离接地极越近的地方越小,越远的地方越大,所以在离接地极越近的地方电阻越大,越远的地方电阻越小。在直流地接大地系统中,由于各计算机系统的要求不同,因此其直流地与其他诸地的关系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情况下,接地装置散泄电流时,离单个接地体20米处的电位实际上已接近零电位。
接地装置的设计在保证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及运营可靠性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减少投资。接地网是对由埋在地下一定深度的多个金属接地极和由导体将这些接地极相互连接组成一网状结构的接地体的总称。断接卡子所用螺栓直径不得小于 10mm,并需加镀锌垫圈和镀锌弹簧 垫圈。在海岸和海水环境中,石墨电极的寿命取决于浸渍剂保护作用时间的长短,因而限制了这种材料的使用。
或底座应与发电机电源的接地装置有可靠的电气连接。转角处两边的支架距转角中心不大于 250mm。当使用胶带时,应使用双色胶带。
保护接地系统只有保护地线。其结构尺寸不应小于:圆钢直径为10mm;扁钢为25mm×4mm(100mm);角钢为45mm×45mm×4mm;钢管壁厚为3,5mm,直径50mm。那么接地极安装时要埋深多少米?深度要多少才符合标准呢?如果接地体间距太小,在多根接地体相互邻近情况下,接地电流的同向散流将相互排斥,使接地体的散流通道变得狭小,致使接地装置的利用率不高,这种现象也称作屏蔽作用。
接地极图
依据接地极运行时所表现的待性,并考虑到接地极运行特性和地中电流的分布情况,和换流站要有一定的距离,通常在20~60km之间,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具体的说,直接与土壤接触,用以与大地作为一定流散电阻的电气连接的金属导体或导电组称为接地体,通常由金属管制成。户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金属遮栏、围栏或金属门。
敷设完接地体的土沟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建筑材料或垃圾等。将彼此间没有良好导电通路的物体导电性连接,使相互间大体上处于相同电位的措施。(五)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时,应加设补偿器,补偿器可用接地线 本身弯成弧状代替。当部件和结构之间不能用其他方法保持足够的电接触时,一种在它们之间提供必要导电性的金属编织线泄漏电阻,任何不按指定的通路流动的电流,这些非指定的通路可以是大地、与大地连接的管线和其它金属物体或构筑物。
接地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