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岸和海水环境中,石墨电极的寿命取决于浸渍剂保护作用时间的长短,因而限制了这种材料的使用。新西兰岸边接地极在运行9年后,用高硅铸铁更换了已损坏的石墨电极。 目前,在阴极保护业中,国内外基本上都用高硅铸铁替代石墨电极,因为高硅铸铁也是一种理想阳极材料,且抗腐蚀性优于石墨电极。
接地极引线走线按地极埋设处的地面应该平坦,这不但能给施工和运行带来方便,而且对接地极运行性能也带来好处。 接地极材料是指接地极散流(馈电)材料和活性填充材料。 接地极散流(馈电)材料的作用:将电流导人大地; 活性填充材料的主要作用: 是保护馈电材料,提高接地极的使用寿命,改善接地极发热特性,一般只用于陆地接地极和海岸接地极。
在1N系统中,严禁将单独敷设的工作零线)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根及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接。不得采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不得采用螺纹钢。接地可利用自然接地体,但应保证其电气连接和热稳定。
接地母线是指将电流或电压接入接地网的连接线,或将接地极连接成一体的导体。接地极是将电流或电压接入大地的放电通道,为减少接地电阻,一般成组使用构成接地网的电极。接地极有平行和垂直接地极,埋在地下的一段角钢或扁钢。接地母线不一定是垂直的。如砼杆的接地母线上段在砼杆的底部,有个螺栓与连接线固定,下端与接地极焊接着,它有部分是垂直的,一部分是平行的,有弯曲部分。接地极是埋设在地下的接地装置,接地母线是连接接地极和设备等的连接线。
接地极图
单台容量超过100kVA或使用同一接地装置并联运行且总容量超过100kVA的电力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00单台容量不超过100kVA.或使用同一接地装置并联运行且总容量不超过100kVA的电力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120在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f~·m的地区,当达到上述接地电阻值有困难时,工作接地电阻值可提高到3Ⅸ2。
接地极图
TN系统时指电源系统有一点(建筑行业中通常是指建筑物供电的变压器中的中性点)直接接地,负载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如金属外壳)通过保护线连接到此点的低压配电系统,称为另保护系统。
接地极图
直流接地、安全接地、交流接地和避雷接地分别接入不同的地桩。此种接法看来似乎各地相互之间没有关系,不产生任何影响,而且单个地桩的造价便宜,但实际上这种方法不但复杂、造价昂贵,而且诸地之间难以达到相对隔离的要求,因此易对直流系统产生冲击,影响设备的可靠性。
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接至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接地装置宜采用钢材, 接地装置的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 接地体顶面埋没深度不应小于 0.6 米,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除接地体外,接地体的引出线应作防腐处理;使用镀锌扁钢时,引出线的螺栓连 接部分应补刷防腐漆。
接地极图
供电系统接地分为保护接地和工作点接地,保护接地是带电设备外壳接地。工作点接地指零线接地,接地网做法与避雷接地方式一样,接地电阻小于4欧。如达不到要求,则应加接地极,条件不好的,应加电解物及(或)更换土壤。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在配电室独立引出,系统可并为一个。
当直流电流通过电解液时,在电极上便产生氧化还原反应;电解液中的正离子移向阴极,在阴极和电子结合而进行还原反应;负离子移向阳极,在阳极给出电子而进行氧化反应。大地中的水和盐类物质相当于电解液,当直流电流通过大地返回时,在阳极上产生氧化反应,使电极发生电腐蚀。
纳米碳加强型接地装置施工方便,操作简单,可用一般金属焊接方式。对比纯铜、铜包钢产品性价比更高。 纳米防腐接地材料主要技术参数: 室温下电阻率: ≤0.5Ω.M,附着力 1级,耐盐碱性:在10%NaCl溶液和10%NaOH溶液中各浸泡720小时无溶胀,不起泡、不生锈、不脱落。 涂层厚度平均≥0.07mm,大电流冲击 (30KA/2S)涂层无灼伤、剥离现象 外观 光滑,没有分层、脱落、龟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