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线,又称避雷线,是指用来将电流引入大地的导线;电气设备漏电时,电流通过接地线进入大地。接地线的符号是E(Earth);可分为供电接地线、电路接地线两种。接地线被称为生命线,由此可以看出接地线的重要性,我们常说的接地线范围其实非常的广,可以说只要是跟接地导电相关的线状物品都可以称为接地线。
为减少相邻接地体的屏蔽作用,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两 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根据设计规定,不宜小于 5 米。接地体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宜小于 1.5m。接地线应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时应通过明 孔,穿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
安装铜包钢接地棒时常见的两种连接方式,分别为放热焊接和物理连接,物理连接就常用到接地紧固夹,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铜包钢接地棒卡子。接地端子的作用:接地端子主要是供接地线使用。使用接地端子可以使接地线有良好地接地条件。与接地体连接的端子我们称为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的材质根据导线的材质而定。
TN方式供电系统中,根据其保护线PE是否与工作零线N分开又划分为TN-C、TN-S、TN-C-S系统。保护线PE和工作零线N合为一根PEN线,所有负载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与PEN线相连的一种形式(只使用于三相负载基本平衡情况)。
常用的垂直接地体为直径50mm、长2.5m的钢管或L50×5的角钢,为了减少外界温度变化对流散电阻的影响,埋入地下的垂直接地体上端距地面不应小于0.7m。对于敷设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的接地装置,应根据腐蚀的性质,采用热镀锡、热镀锌等防腐蚀措施,或适当加大截面。
埋入大地以便与大地连接的导体或几个导体的组合称为接地极。接地极就是与大地充分接触,实现与大地连接的电极,在电气工程中接地极是用多条2.5M长,45X45mm镀锌角钢,钉于800mm深的沟底,再用引出线引出。
接地网系统是接地网,是对由埋在地下一定深度的多个金属接地极和由导体将这些接地极相互连接组成一网状结构的接地体的总称。它广泛应用在电力、建筑、计算机,工矿企业、通讯等众多行业之中,起着安全防护、屏蔽等作用。接地网有大有小,有的非常复杂庞大,也有的只由一个接地极构成,这是根据需要来设计的。 在水电站及变电站里由专门的地下接地体和房屋中钢筋相焊成一个接地网,所有电气设备外壳及变电器中性点接在这个网上,接地电阻大小要符合国家标准。一般有110千伏电压级的水电站接地的电阻值为0.5欧姆,有35千伏电压级的水电站接地电阻值为4欧姆。
一般情况下,当能确保接地的连续可靠前提下,且接地电阻符合要求时,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 变配电所的接地装置,除了利用自然接地体外,还应敷设人工接地体。 在利用自然接地体时,应注意接地体的可靠性,并注意某些自然接地体的变化(如自来水系统)使接地体可靠性受到影响。但是,可燃液体或气体、供暖系统等管道禁止作接地体。
接地极装置自动调节功能强,不断向电棒周围土壤补充导电离子,改善周围土壤电阻率。 电棒单元采用耐腐蚀的合金材料,高能回填料采用具防腐性能和耐高压冲击的化学材料为辅助导电作用。电解离子接地系统在接地体内部加入可逆性缓释填充剂,这种填充剂具有吸水、放水可逆的特点。
接地极又称接地体,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群,分为人工接地极与自然接地极。 接地极作为与大地土壤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大地之间电气连接的导体,安全散流雷能量使其泄入大地。